close

上周一國發會委員會議的會後記者會,延遲了50分鐘才舉行,原因是主委龔明鑫正專注於修改新聞稿,這一改不知不覺就過了許久,也創了會後記者會等待時間最長的紀錄,其用心令人敬佩,也顯示寫一篇達意的文章,並不容易。

自古好寫文章者,對於文字必定非常在意,寫好的文章一改再改,甚至文稿出手了,把稿子追回來的,也多有其人。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每回寫完稿子,交由妻子徹夜抄寫整齊,正要寄給報社時,忽然有新想法,於是又改了一天,最後大功告成,總算寄出去了,不料,他老兄又覺得有些詞要修一修,又致電報社編輯。然而,也正是托爾斯泰這麼努力的改文章,我們今天才有巨著可讀。

談到托爾斯泰,就不能不提他所寫的「戰爭與和平」,這本巨著不只文字再三斟酌,連書名也隨著小說每天撰寫的進度而出現變化,最早托爾斯泰想寫的是拿破崙攻打俄國,改變數個貴族家庭命運的故事,由於俄國打贏了,因此想以「皆大歡喜」為書名,但是寫著寫著,書中戰爭場面愈來愈多,加上他又想在書中探討人類歷史何以出現這麼多的戰爭,幾經思考,最後才定名為「戰爭與和平」。

不只托爾斯泰如此,名列中國四大名劇的「長生殿」也三易其名,這位清朝初年的戲劇作家洪昇,最早想寫李白的故事,取名為「沉香亭」,寫著寫著,內容愈來愈豐富,於是更名為「舞霓裳」,主角也由李白改為唐明皇和楊貴妃,幾經周折,最終才拍板為「長生殿」。

不管文字也好,書名也好,甚至新聞、新聞標題也好,再三斟酌,逐字推敲,有其必要。文字是有生命的,在文章中是會流動的,隨著敘述的文思,意境的變化,文字的層次常會穿越、超越自己原先的想法。不論是托爾斯泰、洪昇數易其書名,或者龔主委改了50分鐘的新聞稿,都證明多改幾次,多想幾回,才能寫好文章,小說如此,新聞亦然。

更多工商時報報導
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
工商社論》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「穩定幣」
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